智慧病房與床邊系統對台灣市場已不陌生,然而在東南亞,仍是高階市場與特殊合作方案才看得到的創新儀器。蔡騰輝攝
透過產業帶動醫療技術發展、提高醫療產業含金量,並且要整合產業的商業模式、行銷企劃、零售通路等方法,才能有效輸出醫療知識與服務量能。與其他世界各國相形之下,慧誠智醫總經理余金樹認為,中國大陸是另一個宇宙,無論在醫保制度、政策規劃、人口數量、需求量體上,都與其他國家不同。也因此,台灣的智慧醫療要向國外輸出,或許要以不同思維方式才較有可能。東南亞國家在創新技術方面,都會參考新加坡的經驗。市場觀察下,台灣的智慧醫療比較有機會在泰國與越南拓展。
台灣智慧醫療技術要輸出,建議可以從醫院特色與特色專科起頭。比方說,從健檢或是癌症專科開始。台灣某些醫院對於腦科手術、心臟血管科、骨科等有長年專業經驗,就可以依照這樣的專科醫療分類,視東南亞各國各醫院的需求,協助興建專科醫療。另外,在醫院基礎建設建置上,台灣智慧醫院做得效率化與電子聯網也都很有成效,這也將是很大的輸出利基。
泰國觀光醫療很厲害,加上不同產業整合發展。現在私人醫院收費都比台灣高,余金樹分析,這都是因為有產業誘因與各方預算加進來。彰化基督教醫院目前也積極協助泰國部分醫院升級智慧醫院。
「台商一定要有保險,才有辦法負擔在泰國看病」這也說明了當地的產業生態。「與台灣不同,泰國的醫療是產業」,所以有分公費與自費兩種。公費也就是有政府補助就診費用,病患幾乎不用付錢,但一樣要排隊很久,才能看診。另一方面則是自費,價格高昂、但速度快、診斷仔細。泰國現在正是從高階市場切入,希望與新加坡爭觀光醫療的市場。
越南的醫療狀況,則與20年前的中國大陸類似。「什麼都沒有、什麼都要」十分缺乏醫療基礎建設,比方說Wi-Fi或是醫院資訊系統(HIS)也都沒有,也因為這樣造就了「新建置的醫療品項,這些內容就成了產業標準」的特殊生態。不過也因為有大量台商在越南工作,所以高階醫院也都有基本客群,產業生態與台灣相當迥異。